“十二五”是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更加强劲,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催生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战略需求 保障粮食安全需科技突破,选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统筹城乡发展需科技引领,发展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发展方式需科技支撑,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农民增收需科技助推,通过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实现增收。
农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粮食连续增产,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结构优化,科技和装备条件改善,经营机制创新,以及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内需求和国家整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应对风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逐步的、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过程。为此,中央提出在2011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效果如何?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政府通过十二五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和重大建设项目,成绩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规划》紧扣 “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适度超前”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简称“十二五”规划,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
2、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制定的一份重要规划,它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和举措。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进步。
3、十二五规划起止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这个五年规划是在十一五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复杂国内外环境制定的。
强化多元投入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中央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解决‘富民 ’问题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是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 农业公共服务: 改善乡镇农业服务设施,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 农业机械化: 推动农机具购置和机械化技术推广,改善农机服务条件。1 农业信息化: 建设信息化基地和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
1、智慧农业的应用背景主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农业领域急需转型升级,而智慧农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
2、- 高实际效果:降低人力成本和对农业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效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企业管理,实现省力化生产,增加农业产出价值。- 追溯性:智慧农业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3、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智慧农业、多元化农业、数字化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智慧农业中,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厚望。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们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表现积极。
5、基本建设聪慧农业必须具有的条件高准确性,聪慧农业是运用智能化信息科技对农业网络资源较大节省的应用。
6、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农业系统集成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推动农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1、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指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我国农业发展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贡献率仍存在差距,农业生产仍依赖传统方式,亟待现代化转型以实现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平衡发展。
2、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三大重点区域,旨在通过分类指导和梯次推进,推动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重点推进区域,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7大区域和23个农业带。这些区域地势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成熟,是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3、以下是根据文章内容改写后的HTML片段: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聚焦于八大关键领域,旨在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首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并优化品种结构。推进南方稻区的双季稻种植,扩大优势区粳稻种植,并提升玉米和大豆产量。
4、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内容,以HTML标签片段呈现: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着重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旨在提升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关注最急需、关键和薄弱环节。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通过完善灌溉设施、节水技术等,新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确保旱涝保收。
5、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农业的强劲动力,国际环境的优化也助力农业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农民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等。
6、农业科技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快速,农村变革显著,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科技扮演了关键角色。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稳定增长。